五一期间,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南露天煤矿全标段无人驾驶剥离项目在大风寒潮中稳定运行,依托“车—路—云”协同体系,45台无人驾驶矿卡昼夜作业,日均产量达5.9万立方米。技术团队升级感知系统,应对沙尘天气,提升作业效率和安全性。同时,项目持续释放绿色动能,单车油耗降低20%,减少碳排放。下一步,将深化“5G+工业互联网”应用,优化生产策略,推动矿山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五一期间,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南露天煤矿全标段无人驾驶剥离项目在大风与寒潮的双重考验下,以“智”为擎,以“数”为脉,全力保障能源供应稳定,以智能化生产的硬核实力践行央企保供使命。

面对节日期间能源需求攀升的挑战,南露天煤矿依托全标段无人驾驶项目的技术优势,构建起“车—路—云”协同的高效生产体系。45台无人驾驶矿卡在广袤矿坑中昼夜不息。通过优化升级的AI调度算法,系统精准匹配车铲配比,实现挖掘机与运输车辆的无缝对接;5G通信网络的全面覆盖,确保矿卡编队作业指令毫秒级响应,日均产量达到5.9万立方米。

为应对春季复杂多变的沙尘天气,该矿技术团队提前为无人驾驶矿卡感知系统升级,通过动态除尘与智能温控技术,将复杂地形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9.6%。同时,创新实施“循环交接班”机制,减少设备停机时间;对采场道路进行智能化升级,拓宽作业面并提升路面质量,确保矿卡在沙尘天气下仍能安全高效运行。节日期间,无人驾驶系统综合利用率达95%,以技术韧性应对保供大考。
在稳产保供的同时,该矿无人驾驶项目持续释放绿色动能。通过电池智能温控、路径动态优化等技术,单车油耗降低20%,年均可减少碳排放超百吨。如今,这座"梯田式"矿坑中,无人矿卡正以98%的人工驾驶效率与低碳足迹,诠释着“保供不减绿”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提供创新样本。

五一期间的生产实践,再次验证了南露天煤矿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性与可靠性。下一步,该矿将持续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生产策略,构建标准化无人驾驶矿山管理体系,推动“黑金”矿山向“智慧绿洲”的加速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