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 包容 创新 卓越

OPEN, INCLUSIVE, INNOVATIVE AND OUTSTANDING​​​​​

因开放而能够海纳百川 因包容而显开明睿智  因创新而得以追求卓越
皖北煤电集团:技术向“新” 产业提“质” 效益见“长” 皖北煤电集团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八项指标任务
来源:中国煤炭报 | 作者:亿东煤机 | 发布时间: 8天前 | 62 次浏览 | 分享到:
皖北煤电集团钱营孜电厂二期扩建项目3号机组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商业运营。集团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煤炭、电力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材料等新兴产业,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加16亿元。

近日,皖北煤电集团钱营孜电厂二期扩建项目3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该机组正式进入商业运营阶段。

这是皖北煤电集团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又一成果。

近年来,皖北煤电集团坚持科技创新,聚焦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着力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该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加16亿元,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中利润、职工收入、综采机械化程度等八项指标任务。

转型升级,优势产业“优”中生新

日前,笔者走进皖北煤电集团智能公司麻地梁煤矿仓库,看见一群“机器人叉车”正通过5G网络与管理系统配合,精准存取矿用物资。在该矿变电所,24小时工作的“电子巡检员”自动识别设备异常情况,替代人工完成风险检查。这些场景的呈现,都得益于智能数据管理系统。

“我们不是在简单升级设备,而是用数据重塑整个生产流程。”智能公司董事长徐辉说。近年来,麻地梁煤矿投入资金建设智能煤矿,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全矿设备联网,实时采集分析数万个数据点,建立起覆盖生产全流程的“数据大脑”。

这个智能数据管理系统带来的改变实实在在:生产计划更精准,物料调配更及时,能源消耗更合理,就像给工厂装上了“神经系统”,各生产环节数据能实时互联互通。值班人员坐在指挥中心大屏前,就能对全矿运行状况一目了然,及时作出决策调整。

2024年,麻地梁煤矿产量、进尺、利润均创新高,职工收入年增幅达7%。

煤炭是皖北煤电集团的主导产业。近年来,该集团坚持创新驱动,制定数字化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规划,与华为公司合作建设人工智能大模型,支持所属煤矿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目前已完成私有云平台等24个信息化系统建设,建成1对国家级、8对省级智能化煤矿。2024年,该集团实现原煤全员工效1850吨/人,同比提高14%。

电力是皖北煤电集团的又一“金字招牌”。该集团近日投入商业运营的钱营孜电厂二期扩建项目,建成1×1000兆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该项目采用国际领先的二次再热技术,实现供电煤耗264.52克/千瓦时,年节约标准煤约15.74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约40.92万吨。

走进钱营孜发电公司集控室,在巨幅大屏上,电厂主辅机系统的设备运行状态、健康状态以及故障预警等关键信息一览无余。钱营孜电厂二期扩建项目筹建期间,同步推进智慧电厂建设,搭载智慧栈桥、智能巡检等多个模块,融合数字孪生技术和5G专网,实现全厂5G+UPF专网覆盖和智能控制。

“上马智慧系统,既能管控安全风险,又可降本增效。”钱营孜发电公司董事长周江平表示,钱营孜电厂二期扩建项目投运后,预计年可新增发电量50亿千瓦时,年产值超18亿元。

向“新”而进,新兴产业茁壮成长

在皖北煤电集团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安联合)展厅里,聚烯烃等煤化工产品样品引人注目。

据中安联合技术质量部副部长方宗顺介绍,为加快推动煤基高分子材料产业发展,中安联合牵头组建安徽省先进煤基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研究院。2024年底,由中安联合研发的三元共聚聚乙烯新品PE-LF1815开始量产,并广泛应用于FFS膜、缠绕膜等领域。

“这为集团做好‘煤头化尾’文章,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活力。”皖北煤电集团化工部部长杨自军说。去年,中安联合生产MTO级甲醇213.19万吨、聚烯烃72.99万吨,较年度计划分别增长4%和11%。

近年来,皖北煤电集团积极谋划开辟新兴产业赛道,2024年10月成立新材料开发办公室,大力发展以新材料为代表的新兴产业。

凹凸棒是该集团布局新材料产业的主打产品,属稀有非金属矿产,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建材、医药、农业等领域,有“千用之土、万土之王”的美誉。在近日举办的安徽省滁州市招商引资“春季攻势”行动明光市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皖北煤电集团与明光市签约凹凸棒基新材料产业化项目。

“安徽将新材料产业作为重点打造的4个万亿级产业之一,专门出台支持凹凸棒基新材料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皖北煤电集团新材料办公室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该集团将联合相关院所,探索成立新材料研究院,对矿区凹凸棒资源进行科学开采加工,届时不仅可满足下游企业需求,还有望打破对进口原料的依赖。